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方略初论

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独立成篇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独立成篇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水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行业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水利行业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哪些特征,在水利事业发展中有什么体现?中国特色有哪些特色,对水利事业发展有什么需求?都需要对水利发展形势进行科学研判。新时代,新需求,新征程,水利事业发展肩负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需要总结其历史使命的主要内涵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发展方略。 目前关于我国水利发展阶段的分析判断研究并不少见,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阶段的分析鲜有报道;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的相关分析较多,主要为政策性和宏观认识,缺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理论分析和深入探讨,也缺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历史使命和发展方略的系统分析和描绘。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在系统分析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成就基础上,科学判断水利发展形势,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历史使命,描绘其发展方略。 一、对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成就的回顾 笔者曾考虑不同时代水利工作主导目标和主要治水思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分成3个阶段,分别为“工程水利”阶段(“水利 1.0”)、“资源水利”阶段(“水利 2.0”)、“生态水利”阶段(“水利 3.0”,该阶段还会延续一段时间),预计下一阶段是“智慧水利”阶段(即“水利4.0”)。从每一阶段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出我国70年水利的发展成就。 1.第 1个阶段(1949—1999年):“工程水利”阶段(“水利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1949—1953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国家大规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江河堤防整修加固、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等。1953—1965年,国家轰轰烈烈搞建设,特别是大跃进时期,为了发展生产,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很多中小型水库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1966—1976年,经历了十年“文革”,水利工程建设处于停滞状态甚至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当然有些地方也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1978—1987年,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有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和保护考虑不足甚至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1988—1999年,经历了1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用水量大增,但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出现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1998年遭遇长江、嫩江—松花江罕见大洪水,中央作出加大水利投入、进行大江大河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有一定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大国,主要靠人民的力量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了大批水利工程,水利工作总体表现为水利工程建设。 2.第2个阶段(2000—2012年):“资源水利”阶段(“水利2.0”) 到2000年,出现了一系列由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人口过快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发展方式的转变。恰逢此时,国际上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传入中国,全国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我国提出了人水和谐治水思想,200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人水和谐”。此时才真正把水资源看成是一种资源加以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然而,此时由于经济发展占据主导方面,对水利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2009—2010年水灾害出现集中而且形势严峻,特别是2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灾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水利问题,做出“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科学判断,并规划投入4万亿元,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该文件特别指出,要坚持人水和谐原则,合理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世纪伊始,人们逐步意识到,不仅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人水和谐。因此,这一阶段明显从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强调人水和谐发展”。 3.第 3个阶段(2013—预计2025/2030 年):“生态水利”阶段(“水利 3.0”) 2,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专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 号文),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

文章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slfzyj.cn/qikandaodu/2020/0803/337.html



上一篇:基于农村水利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论抗战大后方高等院校水利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

水利发展研究投稿 | 水利发展研究编辑部| 水利发展研究版面费 | 水利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水利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水利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